張金堅:防疫新生活,健康新思維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2期

 

文/張金堅  圖/張金堅教授提供

 

COVID-19的未來,不會消失,將來的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流感一樣季節流行,且病毒變化的速度遠大於人類可以反應的速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戒慎恐懼的心,尊重生命,學會與病毒和平共存。

 

新冠病毒(COVID)全球肆虐,截至今年10月29日已超過4446萬人確診,死亡人數也超過117萬人,至今看不到疫情的終點,在台灣由於迅速應變、超前部署,疫情控制非常完善,截至目前只有550位確診病人,7人死亡,在全球受波及189個國家當中表現極其優異,然而我們並不能大意,更沒有鬆懈的本錢。

 

特別疫情仍然處於迴盪不穩的當下,全球各地還有新增及死亡案例,這場突如其來的海嘯大疫,徹底改變了世界樣貌,重創經濟,挑戰各國公共衛生及醫療系統。鎖國、封城、解禁反覆出現,各國邊境管制仍然持續實施,全球人流急凍,這些轉變讓人們陷於不安與恐慌,也使原本的生活方式,甚至飲食習慣起了明顯的變化,要恢復昔日的正常生活,可能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本文將針對此次世紀大疫造成生活的改變,從各個角度詳作分析與了解,同時也將與讀者分享,如何配合政府,加強日後之防疫新生活。

 

人們在疫情之下生活的改變

當人人戴口罩變成疫情期間的常態行為,相對也「罩」住了原來的生活樣貌。在台灣疫情緊張時,首當其衝的是整體消費力下降,但在6月7日解封後,又變成「報復性」消費,這二種對比的極端情境都是不正常的,人們總是覺得不習慣,而且設法調整與適應。在人際交流方面,畢竟戴了口罩,人與人相見,過半的臉龐不見,增加了些許神秘感與疏離感。加上因為外出活動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大人長時間困在家中,反而造成磨擦;兒童留在家裡線上學習,無法做戶外活動,變得鬱悶寡歡,生活中的防疫措施,在嚴格落實後如何變成民眾的新常態,將是一大挑戰。在治療藥物與疫苗尚未完全研發成功之前,由於擔心疫情持續擴散,現階段相關的防疫仍會持續要求遵守戴口罩、量體溫、進行檢測等多項措施與規範。

 

維也納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伊凡克雷斯戴(Ivan Krastev)在其近作「後疫情時代的關鍵趨勢」中特別提到五大趨勢,其中之一就是戴上口罩的全球化將會是「新常態」,在香港大學范教授等人,於今年《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亦有同樣結論的報告。除了戴口罩,在民眾身心上的影響,德州州立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knell教授,特別對當地居民從今年4月至5月間,總共對1809位成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民眾活動次數減少,大約有20%呈現焦慮與不安的狀態,尤其發生在女性、年輕人、低收入及低教育程度者,有些人會有睡眠障礙或增加飲酒及抽菸的行為。在台灣,2020年1月至6月間,焦慮與失眠狀況有顯著的增加,根據健保署統計,門診數量前20疾病中,去年排名第15的睡眠疾患,今年上升至13名,增幅5.71%,差距是20大疾病中最高;而原先排名25的焦慮症也大步竄升至20名。

飲食習慣是否改變了?

在疫情期間,有很多是關於飲食習慣、運動強度與運動時間改變的報告,整體而言分成:(1) 被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無法外出的民眾 (2) 疫情期間的一般民眾。在這二部分,根據問卷的結果,有如下的結論:「在受隔離的民眾,其飲食及運動的改變,根據幾項國內外的調查報告,一般而言運動時間較少,坐著休息時間增長,吃得比較多而且較忽略健康的飲食」。雖然他們都知道或被告知不健康及過多的飲食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容易受病毒感染,但由於在室內無法外出,吃變成唯一享受與休閒,所以體重增加了。

 

總之,對於被強制隔離在室內無法外出,生活上帶來了比較負面的影響;至於未受隔離的一般民眾,其飲食方面是否受到影響,國內很多報導指出,由於疫情緊張期間,政府規定餐廳因應社交距離,坐位必要有透明塑膠隔開,加上防止交叉感染,禁用自助餐,造成所有餐廳在6月7日解封之前,餐廳幾乎空蕩無人,反而是類似Uber Eats、Food Panda之外賣外送服務數量明顯增加了。在歐美各國,因為疫情帶動車道點餐(如麥當勞得來速)流量增長26%;市場上更興起所謂的無接觸餐廳。反觀在國內6月7日解封以後,呈現的「報復性消費」,個個餐廳爆滿,還好民眾仍然非常配合遵守社交距離、勤洗手的習慣並未改變,相對比較安全。

 根據國際食品資訊理事會主管營養研究主席Ali Webster 指出:1011位民眾的問卷(今年4月8日至16日間)顯示受訪者對美國食品安全仍有七成頗具信心,但有85%民眾在疫情期間飲食方式有改變,有的正向,有的負向,比以前多出21%的民眾選擇在家烹飪,有36%的民眾比以前吃更多的零食,尤其<35歲的民眾大約高達42%,50歲以上之民眾亦有26%增加零食次數與用量。(如圖一、圖二)

至於東方國家,在此次疫情流行期間,與西方國家有無不同,大陸於今年8月20日報導指出,在2001位民眾之問卷結果,發現有91%之民眾飲食習慣有改變,其中有69%喜歡吃熱的熟食,有57.6%不喜歡生食或冷食,有57.3%喜歡吃較多蔬果及高蛋白食物,並比平常多喝開水,有34%之民眾多次用鹽水清洗蔬菜及水果,並有31.3%之民眾用不同容器分裝生食與熟食,他們認為飲食習慣有重大改變。

 

但台灣除了外帶食物增加以外,本來很好的飲食習慣並沒有改變,依然保存,足以見證國人原先已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政府也有很好的食品安全管制,飲食方面相對比較安全、方便。

 

民眾運動、旅遊及休閒於此次疫情期間的變化

在台灣,於疫情緊張期間,特別在6月7日以前,所有群聚活動都停止,室內體育館或社區運動中心都停止營運,相對地必須多人聚集的運動或活動減少。政府對一般民眾或隔離民眾都建議在戶內多做一些室內運動,避免久坐不動。國內外多篇學術期刊均指出,確實每個人的活動量減少,體重增加的比率也相對提升很多。根據《遠見》五月份的調查指出,有半數的人,雖擔心疫情而回頭檢視自已的身體健康狀況,但大多自覺很健康,其實都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另外,台北市政府體育局對轄區內之各運動場館透過適當的防疫機制,仍運作如常,讓市民能夠保持規律運動習慣。至於觀光旅遊、休閒活動,因疫情受到重創,不管國內外,在旅遊休閒型態上出現四大改變趨勢。

 

根據「新型旅遊調查報告」由One Poll於5月28日至6月24日,於全球發出7000份問卷調查包括台灣500位調查結果顯示:(1)約一半人的旅遊心態變成保守。(2)如果疫情趨緩後國內旅遊會多帶口罩、抗菌濕紙巾及手部清潔液,另行程安排會儘量避免人潮擁擠處。(3)在台灣,在6月7日後,一半以上的國人希望能多外出活動。最喜歡的景點,依序為台東、小琉球及宜蘭。(4)在台灣有高達91%國人認為旅遊有助維持身心健康。另外在Instagram中看到8種旅遊趨勢,簡介如下:

 

❶人煙稀少、偏遠的旅遊景點:可以確保有效維持社交距離、減少病毒感染風險,如清幽小鎮、不知名的勝地、小山或小島、沙漠,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旅客新寵兒。

❷國內旅行取代海外旅行:欣賞國內秘境,如賞湖泊、山川、海灘及花海之美。

❸安全旅行圈:建構旅遊泡泡/旅遊走/空中橋樑等旅遊場所協議,由於短期內各國未必會完全開放限制,而疫情較平靜、風險較低的國家,都會考慮與台灣成立相關安全旅行圈。

❹小團體旅遊:小團體或個人活動,避免大型團體旅遊。

❺健康休閒:加入健康生態旅遊或相關休閒活動,例如:健行、登山、露營、溫泉、衝浪等接近自然,並且有益身心健康

的旅遊活動,藉以舒緩壓力。

❻永續環保旅遊:著重「綠色、減碳」旅遊,利用自行車、徒步、電動車在國內旅遊,不想利用飛機或遊輪會增加碳排量。

❼自駕車遊:台灣有多條壯美遼闊的公路,如群山峻嶺的台14甲線、藍天碧海的台2線及充滿美景心曠神怡的台21、26線,均是很好的選擇。

❽私人場所:在國外會利用私人別墅、私人會館、私人農莊做休閒旅遊地點,在台灣可能較少。

 

疫情解封後,如何迎向防疫新生活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六月七日開始解封,指揮官陳部長特別提到在各項管制措施逐步解封之後,生活可以慢慢回歸正常,但還是希望民眾藉此機會能夠建立健康新思維,並能維持防疫新生活,介紹如下:

 

一、雖然解封,但有零星境外移入個案,希望民眾能夠維持個人的防疫措施,包括勤洗手,在密閉空間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戴口罩,外出用餐或觀賞藝文表演、電影欣賞或體育賽事時保持適當社交距離,而且要注重個人呼吸衛生和咳嗽禮儀等良好習慣。

 

二、疫情期間避免出國旅遊:針對新冠肺炎這九個多月以來在全球肆虐的病情,疾管署從3月21日起就已經公布全球範圍內的第三級旅遊警告,也就是說,除非真有必要,因工作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以外,否則大家在這段時間不要出國。

三、疫情期間或疫情過後的飲食建議,有關飲食衛生,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衛生主管機構都有一些建議,大同小異,在此特別針對與COVID-19有關資訊,提出建議如下(其實有些都是通則,沒有疫情時也可適用)。

 

❶保持清潔:接觸食物前、如廁後一定要洗手,準備食物前,先清潔可能接觸的表面以及要使用的器具,避免蚊、蟲等進入廚房。

❷生熟食分開:準備生食材時,使用的砧板、刀具或其他用具不可與熟食材混用。

❸對於肉、蛋、海鮮類要徹底煮熟,肉汁不宜呈現粉紅色。

❹食物要妥善保存,避免放在室溫環境超過二小時,煮過食物應放於冰箱中,煮熟的食物於食用前,必需保持在滾或熱的狀態。

❺水最好先煮沸過,生吃蔬果要先洗乾淨,注意標示不食用過期食品。

❻儘量少吃零食,因攝取太多零食,會增加太多熱量,使體重增加,有害健康。

❼補足維生素D,由於疫情吃緊,可能外出少,曬太陽機會少,所以建議每天補足10微公克(10  公克)之維生素D。最近有些文獻指出維生素D可以對COVID-19確診病人的症狀改善有幫助。

❽不要食用野生動物,像蝙輻、果子貍、蛇、穿山甲等,因為病毒可能源自野生動物,因為很多野生動物體內就存活著許多病毒,不吃野生動物是人類避免不明病毒的方法。

 

❾攝取足夠的水份,一般而言,成人一天大約2公升,女性成人大約1.6公升。

❿攝取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及五穀類,少油脂,熱量不要太多,糖或鹽亦盡量減少,不要喝酒,如真想喝,也是淺酌為宜。

 

四、每天運動以維持健康:疫情解封後並非立即做太過劇烈運動,但每天要運動,在室內或戶外均可。如在室內,則做四肢之伸展運動,要慢但伸展要儘量做得徹底(如瑜伽),每日至少運動半小時,以強化自已的免疫系統。

 

在室外運動如果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藉此機會,強烈建議「健走」是很好的入門運動,健走時一定要掌握「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擺動肩放鬆,腳跟著地快步走」三原則,保持每秒1.5~2步之速度,持續走20~30分鐘,並於健走結束後進行緩和活動或伸展操,這樣恰可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每週150分鐘中度身體活動的建議。因為規律且持續性運動,會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五、檢視自已的日常並規劃每天的活動,並適當關心疫情:每天要有正常的作息,包括工作、家庭時間與朋友聯繫,對於疫情的發展要關心,但不宜過份擔心,了解正確疫情訊息,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為準,不要誤傳或聽信不正確資訊,不要因為疫情而打亂了原來的工作與作息,趁此機會檢視自已生活型態後做調整,重拾規律生活。

 

六、正確的消毒環境:對於自家住宅或工作職場一定要注意環境的清潔與消毒,正確的消毒環境包括下列三項

 ❶次氯酸水使用於環境設施,但不能飲用或用於人體。

 ❷漂白水濃度稀釋100倍(0.05%)。

 ❸稀釋漂白水要標示日期,超過24小時要丟棄。

 

  七、每個人要能體認防疫不只是政府的事,而是大家的事,所以全國上下要團結一心、互相合作、互相包容、互相關懷,而且要把防疫新生活內化成日常生活習慣。

 

結語

 研究冠狀病毒數十年的中研院院士賴明昭教授,由於其研究非常傑出,被譽為台灣新冠肺炎之父,在今年十月二日國際人醫年會演講「認識新冠病毒」分享研究心得,在其結論特別提到:「COVID-19的未來,不會消失,將來的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流感一樣季節流行,且病毒變化的速度遠大於人類可以反應的速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戒慎恐懼的心,尊重生命,學會與病毒和平共存。」

 

「疫後的新生活」當然強調個人防疫的習慣養成,但更重要的是新地球觀的建立,我們人類過去不斷的擴充與開發,相對地也破壞了大自然,濫墾濫伐、濫補野生動物,天然資源遭到嚴重損害,造成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及海洋生態浩劫,不只許多動物瀕臨絕種,地球的生物鏈也脫序,此次疫病來襲,給予我們很大的警訊與教訓。

  如何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如何關注國土生態的保全與復育,如何珍惜自然資源,如何關心環境之永續發展,每個人都必需要從內心去體認,並從日常生活中去實踐。我們可以說「抗疫新生活」將是我們以後生活的新常態了。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2期  https://bit.ly/2WIN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