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

1.何種情況乳癌患者需接受手術後放射治療:

(1)乳房保存療法:

  在一九九○年美國國家衛生署(National Instiute of Health)發表乳癌治療共識聲明:對絕大部分第一及第二期的乳癌患者來說,乳房保存療法是一種適當的治療方式,它應該是被優先考量使用,因為在存活率與局部控制而言,它治療結果與整個乳房切除相當,但病患同時保留了乳房。其做法是外科醫師施行乳房腫瘤的局部切除及選擇性腋窩淋巴摘除,再輔助以術後放射治療。好的結果,在於醫師們的團隊合作默契,外科醫師盡量避免切除過多正常乳房組織,傷口縫合要求美觀,在術後針對可能殘存微小癌細胞的範圍加以適當劑量放射線照射,便可以達到完美的乳房保存療法。

(2)乳房切除術後需輔助放射治療的情形

  • 原來乳房腫瘤大於5公分或在術前已經出現皮膚侵犯現象。
  • 手術邊緣有殘存癌細胞或癌細胞靠近手術切口。
  • 癌細胞轉移到三個以上的腋窩下淋巴。

 

2.乳癌放射治療的技術:

  現代化的放射療法,已非昔比的鈷六十時代,大部分採用新式電腦操控的直線加速器,它能放出高能量的X光射線,對患部做精密的照射。當然,對經保守性切除的乳房或對改良式根除性乳房切除術後的照射,我們在治療時要考慮到整個乳房或整個胸壁之照射,但又不能傷害到正常肺部組織。因此我們利用電腦斷層模擬攝影(CT-simulator)的影像,在三度空間電腦治療計畫系統內,設計出最適當的照射角度,使肺部照射減到最小,同時在照射左側乳房或胸壁時,把心臟盡量摒除在照野之內。

(1)切線照射技術(Tangential technique):

  胸壁為拱型狀,以X光射線照射時,使用電腦斷層模擬定位影像,設計以兩側切線對照患側胸壁。原則是要避免過多肺部組織在照射範圍內,以免引起日後放射性肺炎的發生。

(2)強度調控放射技術(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Technique):

  當直線加速器照射胸壁時,其內建之多葉式準直儀(multi-leaf collimator)不斷的移動,因而調整照射胸壁放射線之強弱程度,使劑量分佈更均勻,而正常肺部接受照射劑量可比前述切線照射技術更少。這先進的強度調控技術對乳癌的治療,正在台灣少數放 射腫瘤科內進行當中。

(3)乳房組織插種近接放射技術:

  乳癌患者在經乳房保存療法後,需進一步接受放射治療時,也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插種在乳房手術部位處,經一定的時間與一定劑量的照射再予移除,據報告也可達到不錯的局部控制率,而其優點是乳房的美容外觀較體外照射為佳。

(4)電子射線照射技術:

  直線加速器除可產生X光射線外,更可產生不同能量的電子射線,以穿透不同深度。在照射胸壁時,可選擇適當能量的電子射線,穿透一定的厚度而不致於傷害到肺部組織。但使用電子射線的缺點是在高劑量照射肺壁時,會造成表面皮膚之纖維化與毛細血管新生。因此,現在電子射線之使用,主要用於大範圍照射後,再針對手術之傷口加強照射,以進一步降低局部復發率。

 

3.乳癌照射之副作用:

  在照射的過程當中,通常病患不會有任何不適感,如同照X光片一般。

   當治療約三週後,照射範圍內的皮膚會開始有潮紅現象;到第四週皮膚會有癢及灼熱感;在第五週皮膚反應較激烈,會出現局部破皮現象,大多在腋窩皮膚較皺摺部位發生,此為照射引起的皮膚急性期反應,同時照射療程也已結束。

  通常在第四週時,給予病患休息一週左右,皮膚嚴重反應便不致於發生,再適度使用護膚藥膏,便會逐漸復原。表面皮膚經照射後,通常會呈現焦黑色,其實與外出曬太陽太久後變得較黑的道理一樣。在照射後兩、三個月,乳房膚色才會完全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