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的常見疾病

有許多女性朋友在乳房出現異狀時,常常會以為自己得了乳癌。其實大部分的乳房疾病都是良性的,不必過分憂慮,不過,最好還是請專業醫師診斷,確定疾病是良性還是惡性。 

一、什麼是乳暈結石?

乳暈、乳頭有結石,是因為乳房發炎或是乳汁鬱積所造成的。一般好發在30~50歲以及服用荷爾蒙的女性,發生率大約在1成以下,只不過這種結石可不是女性的專利,男性也有可能會發生。

關心與叮嚀

定期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立刻就醫,請求專科醫師判斷,為您的健康把關。

二、什麼是乳房葉狀瘤?

乳房葉狀瘤是一種罕見的乳房腫瘤,在西方國家,只占原發性乳房腫瘤的0.35%~1%,且大多發生在中年女性身上,平均年齡約在40~50歲左右。

  乳房葉狀瘤是一種雙相的乳房腫瘤,雙相是指它同時具有表皮的成分及間質的成分;因為間質細胞過度增生,密度增加,推擠表皮成分,而形成葉片狀的構造,基本結構類似常見的乳房纖維腺瘤,然而細胞密度較高。

  乳房葉狀瘤多發生在單側乳房,大小從2~3公分到10公分以上不等,通常患者可以摸得到界限明顯的腫瘤,但不會感覺乳房疼痛;若透過影像檢查,可以看見腫瘤呈圓形,且界線明顯,腫瘤內有時還可見裂隙和鈣化點。

(一)乳房葉狀瘤的種類有哪些?

乳房葉狀瘤從良性到惡性都有,一般可分為三大類,即可能是「良性」,可能是「惡性」,或可能是於兩者中間的「邊緣性」。大部分的乳房葉狀瘤是良性的,不過良性或惡性腫瘤都有可能局部復發,只有少部分惡性腫瘤會有遠端轉移。

  乳房葉狀瘤的分類必須仰賴「病理檢查」,病理檢查是由病理醫師將切除的腫瘤,在顯微鏡下,觀察腫瘤的特性,依據診斷標準,將乳房葉狀瘤區分為良性、惡性或邊緣性。也就是說,手術前很難診斷乳房葉狀瘤的惡性度,必須靠手術後的病理檢查。所以手術一方面是為了治療,同時也是為了確定診斷。

(二)乳房葉狀瘤要如何治療?

根據目前大部分研究,「輔助性化學治療」尚未被證實對乳房葉狀瘤具有療效,「放射線治療」也未確定療效,因此,乳房葉狀瘤最主要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醫師在切除時,腫瘤邊緣都盡可能保留至少1公分的安全邊界;由於乳房葉狀瘤很少有淋巴結轉移,在一般情形下並不需要做腋下淋巴結清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乳房葉狀瘤「良性的局部復發率」為17%,「幾乎不會轉移」,「邊緣性的局部復發率」為25%,「轉移」機率為4%,「惡性的局部復發率」為27%,「轉移」機率為22%。復發的乳房葉狀瘤仍以手術切除為主,並可考慮搭配放射線治療。一般惡性乳房葉狀瘤的5年存活率約為65%。 

關心與叮嚀

乳房葉狀瘤雖然大部分為良性,若不儘早處理,可能會持續變大並增加惡性的機率;且小的乳房葉狀瘤一般只需局部切除,不像乳癌需接受較大的手術、淋巴結清除及化療、電療,但屬惡性則要切除整個乳房。

三、什麼是乳腺炎?

乳腺炎是乳腺周圍組織發生蜂窩性組織炎,一般多常見於產後授乳期,因哺乳時乳腺堵塞,引發細菌性感染,非哺乳期的乳腺炎則極為少見,大部分是因乳頭皮膚外傷所引發,症狀通常都很輕微。乳腺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通常以急性乳腺炎較為常見。

  對於乳腺炎的患者,醫師通常建議不需因單側的乳腺炎,而中止哺乳,正常側的乳房仍可繼續餵母奶,而患側則應以人工排乳方式,讓乳汁順暢避免囤積;至於雙側性的乳腺炎,則應先暫時停止哺乳,待症狀舒緩後再恢復餵食母乳。

(一)乳腺炎的症狀有哪些?

乳腺炎一般發生在生產完後2~3週;常見的症狀為局部紅、腫、熱、痛、結節、腋下淋巴腫大,以及全身發燒、畏寒、肌肉酸痛。

  如果乳汁沒有被吸出,就可能造成乳房組織發炎,稱為非感染性乳腺炎;有時乳房被細菌感染,則稱為感染性乳腺炎,此時除了局部有非常疼痛的硬塊、皮膚發紅外,還會有發燒、發冷、覺得疲憊無力的感覺。

(二)乳腺炎要如何治療?

  • 單純性的乳房組織發炎,以退、止痛及消炎藥物為主,最好能配戴較舒適的胸罩,以避免局部充血,減少乳房疼痛感。
  • 服用抗生素至少需要7~10天的療程,較嚴重者甚至需要住院使用靜脈注射之抗生素。
  • 在患部做局部熱敷,並繼續加強乳房護理,避免脹痛。
  • 如果治療48小時症狀仍無減輕,可能要懷疑有膿瘍形成,需切開引流。

(三)乳腺炎要如何預防?

大部分產後乳腺炎是可以避免的,以下3項要點須謹記:

  • 做好乳房的衛生及消毒。
  • 正確的哺乳方式才可減少乳頭受傷的機會。
  • 要常常哺餵嬰兒或有適當的排乳習慣,以免母乳囤積。

關心與叮嚀

引起乳腺發炎的原因很多,使用的治療方式也不同,通常當乳房的奶水被吸出來後,輸乳管阻塞或乳腺炎會在一天內改善,如果症狀變得非常嚴重,或是症狀在奶水被吸出來後24小時內仍未改善時,需要請醫師看診,加上抗生素的使用;若持續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都沒有療效時,則需注意是否有膿瘍或發炎性癌症的存在。

四、什麼是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大部分發生在乳暈下的乳管,是由於乳管內表皮增生所導致,又稱為「乳管內乳頭瘤」,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來乳腺增生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見於25~45歲的女性,且特別常見於40歲左右的婦女。

(一)乳腺增生的症狀有哪些?

  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狀是乳頭有黃色、淡紅色或是透明的水樣液體排出,睡衣和內衣上都很容易看見污痕,此時不會有疼痛感,也摸不到腫塊。多數乳腺增生患者無不適,僅有間歇性、自主性乳頭液體排出,液體為血性或漿液性,但較大的瘤體若阻塞輸乳管時,會產生疼痛的腫塊,一旦積血排出,腫塊也隨之變小,疼痛跟著緩解、消失,且這種現象會反覆出現;另少數患者在乳頭附近會發現腫塊。

(二)乳腺增生的原因有哪些?

  雖然乳腺增生的病因尚未確定,但較多的學者認為與雌激素過度刺激造成侷限性乳頭狀生長有關。可分為「單發性」(乳管內乳頭狀瘤)和「多發性」(乳管內乳頭狀瘤病)兩種。

關心與叮嚀

乳管內乳瘤,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這類腫瘤有時與乳癌很難區分,因此一定要開刀割除,同時之後一定要記得定期檢查乳房。

五、什麼是乳管擴張?

乳管擴張(Duct ectasia)就是「乳房發炎」,又稱為「粉刺性乳房炎」,多發現於40歲左右的婦女;一般發生在乳房兩側,且會波及數條乳管。

(一)乳管擴張的症狀有哪些?

  乳管擴張通常痛處位於乳暈附近或乳房內上方,有壓痛感,會感到灼熱、癢或乳暈隱隱作痛的感覺,遇冷會加劇;乳頭排出顏色多變且屬於較濃稠的液體;醫師觸診時患者會感到疼痛加劇,腫塊出現,從外表看就好像第三期乳癌。

關心與叮嚀

  當發現乳暈附近或乳房內上方,有壓痛感,會感到灼熱、癢或乳暈隱隱作痛的感覺時都應立即就醫,不可自行擦藥而忽略它,需由乳房專科醫師做專業的診治。

六、什麼是乳房纖維囊腫?

乳房纖維囊腫或稱「乳房纖維囊性病變」,是一種良性的乳房退化,多見於30歲左右的女性。

(一)乳房纖維囊腫的症狀有哪些?

乳房纖維囊腫最大的特徵是乳房疼痛,並且乳房觸診時有大小不一的結節。通常在月經來前症狀最厲害,且腫塊會變大,常是兩側性且多發、併有悶痛及脹疼壓痛感;胸部摸起來的感覺好像是一個充滿液體的汽球,有壓痛、輪廓清楚、觸摸時會動、以手電筒照乳房會有透亮的地方。

  乳房纖維囊腫並不會增加得到乳癌的機會,除非乳房切片有異樣增生,如用針頭抽取,可得一混濁未含血、黃綠或棕色液體;如果囊腫位於乳房深處,則可能觸摸到像癌病的腫塊。因此除了要定期追蹤檢查之外,若懷疑有惡性可能時,仍須切片檢查為宜。

(二)乳房纖維囊腫的原因有哪些?

纖維囊腫的發生是由於乳腺囊泡增生而產生,可能與荷爾蒙失調有關;一般好發於所有的乳腺部位,特別在外上方離乳頭稍遠處,大都是多個很小很小的囊腫聚在一起,病人會感覺兩邊乳房疼痛,並摸得到硬塊且境界不明顯,同時在月經週期前,腫塊會加大而且越發疼痛,觸壓有痛感,腫塊且會隨月經週期忽大忽小,為其一大特色。

  纖維囊腫並不是真的病理變化,而是由於中年婦女受到動情激素或黃體素的影響,所產生的荷爾蒙不協調,因此它算是乳房的一種女性荷爾蒙作用的結果。但由於發生乳房纖維囊腫的年齡多半在中年以後,為了擔心有時乳房纖維囊腫會併存乳癌,所以醫師必須加倍細心檢查,以免忽略了藏在乳房纖維囊腫後面的癌細胞。

(三)乳房纖維囊腫要如何治療?

目前醫界對乳房纖維囊腫的病因還不清楚,即使醫師建議利用手術切除,也很容易復發,因此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要密切或定期追蹤,毎半年利用乳房超音波詳細檢查,而不需要馬上用藥或開刀。

  其實乳房纖維囊腫的治療,因每一個人情況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沒症狀或症狀輕微者,不一定需要治療;症狀明顯的患者,則可以建議以下各種方法:

  • 少喝茶、咖啡、可樂等,少吃油膩食物。
  • 補充足夠的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
  • 諮詢醫師後,若身體有積水,應服用「利尿劑」;若神經緊張,可用「舒緩神經藥物」;「荷爾蒙製劑」或「口服避孕藥」等,則能使身體的荷爾蒙系統平衡。
  • 嚴重者須施行切除手術。

關心與叮嚀

許多研究報告指出,乳房纖維囊性疾病患者比一般未得此症者易罹患乳癌,因此乳房纖維囊腫患者,如果家族中有人是乳癌患者,或是腫塊忽然變大、或是腫塊越變越多,此類患者的「乳房纖維囊腫」就可能會惡化成癌症,也就是說,為了避免癌細胞混雜生長在乳房纖維囊腫內,定期追蹤檢查是最重要的。

七、什麼是乳房纖維腺瘤?

纖維腺瘤是乳房常見的良性腫瘤,較常發生在20~25歲的年輕女性身上。纖維腺瘤初期都較小,但生長頗快,當長達3cm時生長會變得緩慢或停止生長;其形狀呈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晰,且較為隆突,扁平者較少。

患者一般多在無意中發現,腫瘤大小從豆子大到橘子樣大小不等,有時不只出現一個,觸摸時有圓形、平滑、堅實的特性,類似大理石的質感,但表面不甚光滑,細觸有小結節狀,有些則呈明顯分葉狀,多無壓痛感,並可自由推動。

因其細胞並不是惡性的,所以不會轉變為惡性腫瘤。

(一)纖維腺瘤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認為與雌激素作用活躍有密切關係,妊娠期增長特別快。

(二)纖維腺瘤的症狀有哪些?

纖維腺瘤好發於乳房外上四分之一處,約75%單發,少數屬多發性(同時或不同時);通常患者乳房有察覺到硬塊,並會逐漸增大,使得乳房感覺脹痛,月經來前疼痛更加劇,經期後疼痛會稍減,除出現腫塊外,患者通常無明顯症狀。

(三)纖維腺瘤要如何治療?

纖維腺瘤並不會演變成惡性腫瘤,如果沒有誤診的話,手術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手術雖切除了局部的腫瘤,體內的內分泌失調並未得以糾正,故易復發;其次是在乳房上留下疤痕,易造成女性心理負擔。

關心與叮嚀

總結來說,纖維腺瘤並不會演變成惡性腫瘤,一般無須做任何處理,只需要定期至門診看診即可,不需過於擔憂,除非太大兩側不對稱或造成不適才考慮切除。

八、什麼是帕奇得氏症(Paget’s disease)?

在乳房外科門診頗為常見的乳房濕疹,通常可以很快改善,但如果濕疹現象集中在單側乳頭且經藥物治療無效,很可能是癌症前期的病變,稱為「帕奇得氏症」(Paget’s disease),屬於一種早期癌症。

(一)帕奇得氏症的症狀有哪些?

帕奇得氏症的病灶侷限在乳頭和乳暈附近的皮下,看起來很像濕疹引起的脫皮,其主要症狀為乳頭或乳暈上有界線鮮明的紅斑,合併有脫屑、滲出液或結痂,也可能合併潰瘍或乳頭凹陷。

  很多乳癌患者通常合併有帕奇得氏症,當癌細胞跑到乳暈附近,癌細胞經過乳管再蔓延至皮下組織,會形成類似乳頭發炎的症狀,跟皮膚發炎很難區分;較明顯的區分除了帕奇得氏症只發生在單側乳頭外,乳頭表層的變化將非常明顯,甚至破皮,最上面的表皮層也已經剝落,可看到下面的肉芽組織,有點潰瘍。當然,如果病灶還不到這種程度,則多為良性濕疹,只需塗抹藥膏,並常更換內衣,保持乳房乾爽,即可痊癒。

關心與叮嚀

  總之,如果發現乳暈或乳頭濕疹(尤其是單側乳房),擦皮膚科的藥一、兩星期後仍未改善或痊癒,請趕緊找乳房外科醫師做全面性的乳房檢查。

九、什麼是乳癌?

簡單地說,乳癌是由乳小葉的腺性細胞或乳腺管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後,繁殖而形成的惡性腫瘤。乳癌並不像肝癌、胃癌等發生在內臟的腫瘤,一旦發現往往已經太遲;它位在體表,可以觸摸得到,檢查又方便。只要平時多注意乳房的狀態,每月可自我檢查,注意乳房是否有小腫塊、變形、凹陷,腋下淋巴腺有無異常、腫大,乳頭是否有不正常分泌物、糜爛等徵兆,並定期篩檢,就可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一)誰是乳癌危險群?

  • 一側曾得過乳癌。
  • 30歲以上才生頭胎或未曾生育者。
  • 初經早來(12歲以前)或晚停經(55歲未停)者。
  • 中年或停經後肥胖者。
  • 二等親內有人罹患乳癌者。
  • 未曾哺乳者。
  • 喜食高熱量、高脂肪食物者。

(二)乳癌的症狀有哪些?

早期乳癌通常不會引起疼痛;事實上,當乳癌開始形成時,可能完全沒有症狀,但是隨著癌症的生長,它會造成異常,而女性朋友也應該會發現以下症狀:

  • 乳房有腫塊但不會感覺疼痛。
  • 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
  • 乳房有局部或全面性凹陷。
  • 乳房皮膚紅腫或潰爛。
  • 腋下淋巴腺紅腫。
  • 在乳房附近或腋下的區域有腫塊或變厚。
  • 乳房大小或形狀改變。
  • 乳房、乳暈或乳頭有顏色或皮膚感覺的改變,如凹陷、皺摺或呈鱗片狀。

如果女性朋友們注意到乳房有這些變化時,應該立刻去看醫師,透過詳細檢查及醫師的專業,來確認是否為乳癌。

(三)乳癌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關於乳癌的診治,其實有許多種治療方法,端看腫瘤的細胞形態、侵犯程度和其他許多因素,由醫師和患者討論用哪些方法最適合。

  • 腫瘤切除術。
  • 乳房完全切除術。
  • 放射治療。
  • 化學藥物治療。
  • 荷爾蒙治療。
  • 標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