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50歲以後的健康功課!4位台大名醫的防病生活筆記

2025/06/17

文/《50+》編輯部   責任編輯/林芳如、王美珍

編按:名醫的養生方法向來為外界所好奇,本文根據《50+》過往採訪,整理出4位台大醫師的健康法則,包括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陳晉興、台大眼科醫師楊中美、台大內科醫師邱瀚模和台大名譽教授張金堅。50歲以後,做對的事,才不必常常跑醫院。

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陳晉興:每日關注空氣品質

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陳晉興醫師指出,肺癌的兩大主因是抽菸與空氣污染,而後者早已滲透進日常生活。他曾引用一項老鼠實驗,證實市區空氣即便看似清新,仍藏有風險。

因此他家長年使用空氣清淨機,並強調唯有開窗通風才能排除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平時密切關注空氣品質指數,空氣佳時多開窗,空污嚴重時減少外出、啟動清淨機,是他的養肺之道。(相關閱讀:副總統罹癌也找他!臺大癌醫副院長陳晉興:有呼吸就可能得肺癌,真正有效的養肺之道為何?

台大眼科醫師楊中美:40歲後一定要做眼底檢查

眼睛是靈魂之窗,看得清楚才能享受生活。台大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楊中美指出,眼睛雖小,卻是極為精密的器官,透過檢查甚至能及早發現全身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或癌症。

楊中美強調,「眼底檢查」極為重要,視網膜若出現裂孔未即時修補,可能引發剝離,嚴重者甚至失明。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等也都能藉此早期發現。他建議,40歲後至少做一次詳細眼底檢查,有問題要依照醫囑定期追蹤。

保護眼睛,平時還要注意3件事:用眼30分鐘後記得休息、眺望遠方;避免在車上閱讀;維持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此外,葉黃素雖對黃斑部病變有助,仍應諮詢醫師再服用。

 

台大內科醫師邱瀚模:每週到大安森林公園運動兩次

台大內科醫師邱瀚模每週至少兩晚到大安森林公園慢跑。他表示,運動讓他體力變好、睡得更沉,還改善腸道健康。

即使出國,他也不忘運動,更強調比起追求極限,持續更重要,若是短期過度投入,反而容中斷。他幽默地說:「既然每天能遛狗,也該每天遛自己。」運動,就是他的健康哲學。

 

台大名譽教授張金堅:喝黑咖啡不加糖

台大醫學院外科名譽教授張金堅是乳癌防治專家,他每天喝3杯黑咖啡,並強調「喝對咖啡對健康有益」。他指出,咖啡內含咖啡因、綠原酸等千種活性成分,有抗氧化、抗發炎效果,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降低癌症風險。尤其綠原酸可延緩血糖上升、促進代謝,對第二型糖尿病與痛風改善明顯。研究也顯示,咖啡飲用者平均壽命可增加2.1歲。

然而,他提醒,咖啡雖好,飲用方式仍需注意。每日建議不超過3杯,避免過量引起心律不整;飲用溫度以60度以下為佳,以防燙傷食道。癌症患者也可酌量飲用,因其抗氧化物質可能有助減緩症狀,但乳癌與肺癌患者仍需謹慎評估。

不過,某些人需注意攝取量:骨質疏鬆者應補充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避免因咖啡影響鈣質吸收;胃食道逆流、潰瘍患者則應減量,避免空腹飲用以降低刺激。

張金堅建議選擇單品豆、標示清楚、無農藥殘留的咖啡,並偏好淺焙豆的豐富香氣。只要正確品飲,咖啡可成為健康的日常良伴。

 

2025/06/11

 

文章轉自:5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