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公告

【電子季刊 】看見真愛-2019 第三季

2019/08/25

抗癌路有愛支持 更易康復

癌症病友是否能挺過抗癌之路,身邊人的支持至關重要。乳癌防治基金會6/14舉辦台美病友交流活動,這些自信拿起麥克風分享經驗的病友有個共同特徵,她們的生命中都有「暖男」或病友團體支持度過低潮,並一同翻開人生新頁。

紐約大學科技文化與社會名譽教授Harold Sjursen的妻子Kathryn 是乳癌病友,Kathryn氣色紅潤且面帶輕鬆的笑容,看不出來她76歲,還是一名癌症患者。
她表示,40歲以前覺得癌症離自己很遠,但在44歲那年自己觸摸發現異狀,竟是乳房惡性腫瘤。她說,罹癌後學到很多事。她舉例,接受放射線治療時心裡惶恐,但小兒子很有哲理地告訴她:「妳就將放療看作陽光,陽光賦予我們生命」,這讓她既驚奇又感動,且更勇於接受治療。

Kathryn表示,醫療技術進步,對病人的幫助很大,但更重要的是病人需要很強的支持系統。

乳癌病友瓊惠相當認同。63歲的瓊惠在8年前確診乳癌第三期,罹病後,積極配合治療,先生還帶著她騎單車環島、爬過台灣百岳,走訪西藏、蒙古等,兩人一起完成許多夢想、許多不可能的任務。如今她復原狀況良好,更投身參與基金會活動,並下鄉擔任篩檢志工等。

病友秀滿也因丈夫支持,挺過抗癌歷程。她說,確診罹癌時,當時的男友、現在的老公表達願意陪伴她度過治療、還說接著要娶她,讓她感動得難以言喻。如今,她將這份愛化為力量,幫助更多病友完成夢想。其它病友,米娜、鋼鐵晴、思穎、雪芬、玉嬌也分享他們的抗癌經歷,場面溫馨感人,令人動容。

我個人認為長期抗癌的乳癌病友,在康復路上面臨四項的問題,需要乳癌防治基金會來支持協助
(1)預防復發及如何監測復發
(2)對康復過程中之身心靈照護及治療後慢性副作用之妥善處理。
(3)生活習慣與飲食運動之改變與建議。
(4)與醫療照顧團隊之協調溝通,建構無障礙無縫接軌而且個人化之照護與支持系統。

(以上部分內容來自聯合新聞網)


返回列表